五、案例分析題:
第 1 題
丁老師是一個初中數學老師,也是一位班主任。他對學生非常的包容,英語老師的課上有一個學生經常違反紀律,英語老師向其反映并建議對該生停課一天,并邀請他的家長到學校來配合教育。但是丁老師只是對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批評教育,并對英語老師說:“教育要靜待花開。教育學生是我們的責任,可以批評但不能停課。家長一天工作很忙,告訴家長就不必了,讓家長到學校來更是沒有必要。我是班主任,管理班級是我的事兒,你只要上好你的英語課就行了。"英語老師搖了搖頭走了,后來其他的科任老師也有類似的情況發(fā)生,慢慢的大家不再和他進行交流。一個學期結束了,丁老師班上的違反紀律的情況越來越多,科任老師對他都有了看法,同學們對他也不滿意,丁老師十分苦惱。請結合教育法律法規(guī)的相關知識,對案例中丁老師的教育行為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議。
【金粉筆解析】材料中丁老師的行為既有可取之處,也有不符合法律法規(guī)的行為,應當一分為二看待:
(1)合理之處在于:案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多次違紀行為采取批評式的教育,也符合對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應當是教育為主,懲罰為輔的初衷,首先材料中的丁老師對犯錯的學生進行簡單的批評并沒有停課一周,符合《義務教育法》中的規(guī)定,學生有參加學校舉辦的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權利,沒有侵犯學生的受教育權。
(2)但也有不合理的行為:《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(guī)定》中要求班主任要經常與任課教師溝通,主動與學生家長溝通,努力形成教育合力,而材料中遇到學生的問題班主任并未能夠有效解決問題,沒有和科任教師有良好的溝通,也沒有講學生在校情況告知家長。
(3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》中指出教師應當以適當方式給學生家長知曉學生在校情況,材料中遇到學生問題,班主任并沒有及時把學生情況反饋給家長,也沒有很好的團結同事,不利于構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和師生關系,導致最終學生家長和學生都不喜歡。
建議:(1)丁老師一方面要嚴格遵守《義務教育法》的規(guī)定,不做侵權行為。(2)另一方面,又應該嚴格遵守《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(guī)定》,遇到問題及時跟其他學科老師溝通,團結同事,以便更好的促進學生發(fā)展。(3)丁老師還應恪守《教師法》的義務,及時跟家長聯系,形成家校合力,共促學生發(fā)展。
第 2 題
2022 年 7 月 17 日,在美國舉行了世界田徑錦標賽,中國跳遠運動員王嘉男在此次比賽當中以 8.36 米奪得冠軍,這是中國第一次在世錦賽獲得跳遠冠軍。小晨非常喜歡跳遠。小晨的爸爸陪他一起看完了此次比賽的記錄,深受鼓舞。小晨的爸爸決定今后要帶著小晨一起運動,以后每周要進行三次跳遠訓練。奶奶聽說以后,認為擁有一項體育運動對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,但是她也很擔心,在三伏天進行體育運動容易中暑,在非專業(yè)人員爸爸的帶領下訓練,無法保證運動安全。媽媽聽說之后則表示堅決反對。小晨以后又不做運動員去進行跳遠運動沒有什么意義,還不如多花一點時間在文化課上。結合我國新時代進一步加強“以體育人”的相關指導意見,評析案例中不同家長的態(tài)度
【金粉筆解析】新課標明確要求學校關注學生個體差異:體育與健康課程在高度關注對所有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的基礎上,針對不同身體條件、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因材施教;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,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,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與學習評價方式,為學生創(chuàng)造公平的學習機會,促進每一位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練體驗,增強學習的自信心,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發(fā)展。
(1)案例中爸爸對于孩子的態(tài)度值得認可肯定,對于孩子的興趣能夠做到因材施教,同時和孩子一起加強鍛煉即加深了父子情感也促進了家庭和諧發(fā)展。
(2)奶奶的態(tài)度是認為一項專業(yè)體育技能利于孩子發(fā)展,但也存在擔憂是可理解的,非專業(yè)的爸爸帶孩子訓練難免存在一些不科學的鍛煉方式,未能夠給到孩子科學指導,不利于孩子在學習動作時的準確,應在專業(yè)人員的訓練下更好。
(3)媽媽的態(tài)度是不妥當的,還存在傳統(tǒng)的教育觀念,唯文化成績高的孩子為好孩子,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應當加以改正,也不符合當今我國倡導的素質教育,今后也不利于孩子全面發(fā)展
六、作文題:
國家發(fā)布《強師計劃》,強調要做更有質量的教師。某校長則分享,應該要唱好三支歌:第一支歌《希望在田野上》,教育是希望的行業(yè);第二支歌《愛拼才會贏》,教師要勇于拼搏,砥礪前行;第三支歌《眾人劃槳開大船》,強調要通力協作。
結合上面三首歌,談談你的感悟和感想,并說一說你要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名高質量教師。自定文體,寫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